正确学习方法
约 1704 字大约 6 分钟
杨真直
记忆力暴涨的五个方法
误区改正
🌞早上不一定记忆效率好,只有30%的人在早上记忆效率高
过目不忘并不好,大脑的遗忘功能就是为了更好的记住有价值的信息
- 长时间记忆,疲劳后,可以踮脚尖,三十次,配合深呼吸;
- 场景切换法,切换场景进行记忆,课堂、卧室、走廊等;
- 渣男重复法,做好时间搭配,用周重复取代日重复;间隔重复让知识记得更牢固;
- 记忆宫殿法:
- 第一步:选择一个非常熟悉的场景作为记忆宫殿;
- 第二步:选择一些醒目的物件作为记忆桩,并按照路径记忆下来;
- 第三步:将要记的知识点和记忆桩关联起来;
- 考试法,学完后马上出题考考自己,会强化自己的潜意识记忆。
长时间高效学习的方法
- 学习时带个镜子,没事照俩下,人丑就要多读书!!!
- 早起复盘法,把昨天学的知识点写在纸上,不会的点加入今天的学习!
- 起床不要刷手机❎!!!早上的碎片化阅读会降低全天的注意力
- 咖啡小憩法,学得很累,灌一个黑咖啡,小憩20分钟醒来,醒来精神百倍。
【专家建议:9:30-10:30第一杯,13:30-14:30第二杯最佳🏻】 - 高效休息法,不要玩手机❎,可以做下面动作
- 动作一:深吸一口气,用嘴呼出*5组,
- 动作二:高抬腿或快速爬楼梯3分钟
- 午睡不超半小时,否则会进入深度睡眠,醒来更困
换只手做事,惯用右手的可以换左手,提升意志力 - 1+2任务法:用一小时做难的任务,剩下做俩个比较简单的任务。难易一直换,学习才刺激
- 音乐仪式法:下午2至3点固定听一首歌曲,长期坚持这首歌会把全天分成俩个时间段,🉑提高效率。
戒掉手机瘾
- 找一本可以放进口袋的书,日常握在手里代替手机。
- 立flag时把“能”字去掉,这个心理暗示能帮助我们唤起责任感。
- 番茄工作法:把工作时间切分为几个25分钟,每25分钟之间休息5分钟,这个5分钟可以用手机(可以调闹钟定时)。
- 把手机屏幕调成灰色(eg:手机壁纸换成灰色的),可以把所有黑灰色的图标移到首页或者将同种颜色的图标放在一起。
- 设立小仪式。使用手机前告诉自己要干什么,用手机时则只能打开一个APP。
- 固定一个时间玩手机。用当天学习时间兑换网上冲浪时间。(eg:学习两小时兑换10分钟)
杀死拖延症
- 每天写日记,记录前一天拖延的任务,重点写明原因,坚持一周;
- 五秒法则,倒数五个数,数到一立马做。想象咱妈小时候给咱倒数321逼咱吃饭的感觉。
- 番茄工作法,不要定大目标,将时间划分成二十五分钟一个单位。
- 晨间任务法,起床后马上做三个很容易做到的小任务;
- 手机激励法,将玩手机的时间当做工资,每天完成相应工作再领工资。
- 不完美法则,针对太理想同学,还是不要一口吃胖子,不先要做计划,想到了立刻就行动,先开头再做个计划。
- 任务分级法,先完成重要但不紧急的任务。
- 放弃疗法,(有条件的可以尝试),通过任务失败的教训代替良好的教育,猛药有时候很管用
高效睡眠的方法
- 手机不上床,窗帘不拉满:手机发出的蓝光影响睡眠,早上唤醒你的不是膀胱而是日光;
- R90睡眠法:九十分钟一个周期,按周期睡,睡眠不满一个周期起床就会困。比如:7:30起床,睡5个周期的话,睡眠时间应为 24:00
- 能量小睡法:午睡不超过30min,时间长会进入深度睡眠,醒来更困;傍晚5到7点也可小憩
- 错峰睡眠法:熬夜的时候先睡100min,再起来工作效率更好
- 应急睡眠法:1个主觉+3个小睡;1点到4点睡3小时,全天任选3个时间各睡20min
- 慢速起床法:起床后先睁眼转30s眼珠子
- 固定世间法:每天固定时间睡觉起床
学习不困的方法
- 黑咖啡:困了来杯黑咖啡,不要空腹喝,不要加糖和奶;喝了之后发现学习也不那么苦了
- 拉耳朵:双手拉双耳,向外、向上、向下个10下、重复几轮
- 手机激励法:使用学习时长兑换上网时间,比如 2h 兑换10min;
- 及时反馈法:每隔一段时间记录学习收获,持续一周后发现实际收获比自以为的低;
- 三上学习法:在厕上、马上、床上学习,把碎片化时间利用起来;
- 难度分级法:将学习内容根据难易度分级,不同难易程度的内容交叉学习;
- 闹铃:使用闹钟提醒自己
- 花露水擦脸:避开眼睛,很酸爽
懒人笔记法
做笔记的几大误区
- 精美似手帐
- 全面记录(分不清重点和非重点)
- 抄书(行走的复读机,哪里不会抄哪里)
正确记笔记方法(一记三不记)
三不记:
- 内容太长不记,不能自己概括说明没有理解;
- 考背诵的不记,应该记在脑海里;
- 不会的不记,记录不会的内容就是在抄书;应该记录标题做出留白,理解之后补上
一记:
- 记知识背景(各种知识的关系,这里是要自己去总结的,教课书上没有的)
- 分区做笔记
康奈尔笔记法(直接用T字形分区,右栏记录主干知识点,左边记录知识线索,最下方概括出总结) - 用圆圈代替文字(做思维导图,可以清楚这一章在讲什么,并且不会遗漏各种知识点)